他用肩膀扛起毕业生的第一个“家”
37岁的张书伟开一辆长四米二的货车,最多能塞下六七十个箱子。里面装的往往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全部家当:锅碗瓢盆,冰箱彩电,两床铺盖和四季衣物。
他是自如的一名搬家师傅。工作四年,这辆货车跑遍了北京城,他接了近千张搬家订单,手上打出一层又一层茧。
下单的不少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。尤其是每年夏天,赶上毕业季,他常要把车开进校园。还没开始独立生活的学生没什么家具,主要是一箱箱书和衣服,还有一些承载四年生活的零碎记忆。
他们即将在新住处拥有成年后的第一个“家”。面积可能不大,或许就是十多平方米的房间,距离也不确定,近的可能在学校旁边,远的得开出几十公里。
能确定的是,这些新的生活都会被先装进张书伟的车里,再摞上他的肩膀。
沉甸甸,满满当当。
帮忙打包
帮学生搬家久了,张书伟了解他们的特点。
今年7月,海淀区一位大学生下了搬家订单。张书伟照惯例问对方,“个人物品是否打包好了?”对方连声应着。张书伟没说什么,但还是提前备好了纸箱、胶带和缠绕膜。
现场丝毫不让他意外:一地的箱子个个塞得满当,封不住口,里面的物件看起来有些杂乱。
张书伟知道,如果这样装车,既占空间,也很容易损坏和丢失物品。不按用途和类别打包物品,也不在纸箱上做标记,抵达新家后,整理行李也非常吃力。他和对方沟通,那名学生显得无奈:“我也没有什么办法。”
“我们来给你打包。”张书伟和同事把塞满的物品一件件拿出来,按照用途归类,整齐地放进不同的纸箱,把口封好,再拿出随身携带的记号笔,在箱子上做好“厨房”“客厅”“卧室”等标记。抵达终点后,张书伟根据这些标记,把箱子放到相应的空间。
一天后,对方打来电话,“师傅,你的建议特别好,还原行李的时候省了不少力,我可以先整理常用的物品,不常用的放在一边最后慢慢整理。”
那位学生一连用了好几个有足够分量的词汇来夸赞,“细心”“专业”“做到客户的心坎里”,张书伟难掩高兴。
“都是二十多岁的孩子,之前精力都在读书上,没什么生活经验,很多是不太会打包行李的。”张书伟记得,有学生会用塑料袋把家当一袋一袋装起来,既不好搬,也容易丢东西。他耐心解释,再拿出箱子,帮忙重新打包。
这样的周到总能得到年轻人的赞叹。一次,张书伟接到一个临时订单,下单的是位着急搬家的学生,但他不会打包,所有物品几乎都放在原处。
张书伟和同事一起动手。到了终点,学生给两人买了水,“没想到师傅们提前把箱子、胶带都备好了,做得这么周全。”
最强家服师技能大比武第一名
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突发情况都能应对,得益于张书伟这四年积攒的经验。
在2020年加入自如之前,张书伟做过数控雕刻和电焊,后来经同村人介绍,看中了这份工作的稳定性和不错的收入,张书伟穿上了自如工服,扛起了箱子。
“您好,我是自如搬家师傅,跟您确认一下,个人物品都打包好了吗?有没有大件物品?”这句话,张书伟讲了近千遍。每次接到订单,他都要先联系客户,确认小区地址和门牌号,再规划路线,避开限行和拥堵的路段。
如今,在北京二环到五环之间行驶,张书伟基本不需要开导航,“距离小区大概三四公里的时候,我再把导航打开,找具体位置。”
他的车上总备着纸箱、缠绕膜、气泡膜、胶带,后来又多了马克笔、美工刀。遇到的情况越来越多,他准备的物品也越来越多,打包也越来越熟练。每次到搬家现场一看,该从哪里开始打包,怎么装箱,脑海里一下就有了主意。这几年,他觉得自己性格越来越淡定、从容,“遇到问题都能解决。”
“超棒”“超专业”,这样的赞赏,张书伟没少听。在自如最近开展的最强家服师技能大比武中,张书伟靠着打包还原、防护拆装方面的优秀表现,获得了第一名。一张红色的获奖海报贴在了他的办公室,中间是他的照片,笑得开心,也有点憨厚。
这份工作也很辛苦。他习惯一次扛两三个箱子,用一根背带绑在身后,加起来有六七十斤重。北京有不少老小区,没电梯,下楼还轻松些,上楼的时候,感觉全世界都在把他往下拽。
工作的收获
搬家过程中,客户常和他聊家常。年纪,孩子,家乡,都是常见的话题。他读书不多,但能理解如今年轻人的压力,碰到学生,他会问问对方找工作的情况,学生也爱问他工作了多久、怎么力气这么大——男生健身用的哑铃,他一个手拎两个,不觉得重。对方总是惊叹。
去年一天晚上,张书伟帮一位刚在医院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搬家,没电梯,他一箱一箱扛上楼。男孩加了他微信,嘱咐张书伟,如果之后需要帮忙就说一声。前段时间,男孩发来消息,想再约张书伟搬家。
“有人认可或者信赖之前的搬家师傅,就会在订单备注里指定人选,只要时间合适,一般也会优先安排。”张书伟记得,他曾给一位学生搬过两次家,第一回,对方刚毕业,打包打得一塌糊涂。第二回,行李虽然多了些,但是整齐不少。对方有些得意,“师傅,这次你看打包得还行吗?”张书伟连说:“非常好。”
身为父亲,他也体贴这些孩子。很多学生刚开始工作,没什么钱,都是选择合租,住在简约的房间里。搬家时,不少学生会选择“中搬”服务,“他们都是一个人生活,东西少,而且也省钱,选‘中搬’比‘大搬’便宜。”张书伟也会告诉他们,自如有优惠码,“扫一下就能优惠,省一点是一点。”
张书伟的三个孩子都在山东老家,由妻子照顾。大女儿上六年级,二女儿上二年级,小儿子还在上幼儿园。他工作忙,在家里的时间不多,陪孩子的机会更少,尽管自己对北京路熟,家人也从没来过北京,“来了我也没空陪。”
这几年,家里的条件改善了不少。张书伟干活利索,又上进,常拿奖金。刚加入自如的时候,他每个月有八千块的收入,如今已经涨到了一万五,“最高的时候能拿到近两万”,比之前做的活计赚钱。他生活很省,工资的百分之八十都打给了家里。前年,他用攒下的钱付了首付,让一家人住进了楼房。
孩子们也很争气。大女儿成绩不错,总考前几名,二女儿也老是拿奖状。有时候,给刚毕业的学生搬完家,他爱打视频和孩子们聊一聊,那些学生的成绩是如何好,校园是多么宽敞、漂亮,再嘱咐几句,要努力学习,考个好大学,将来能少辛苦一些。
但那算是长远的目标和动力了。眼前,张书伟计划,继续在自如干下去,“挣钱把房贷还上,减轻压力,再攒点积蓄,让生活富裕一点。”
新京报记者 彭冲
校对 张彦君